數控快走絲線切割機床的多次切割加工工藝解析:
1.加工參數的選擇
本人曾在實驗室試驗中發現,由于多次切割采用半敞開式加工,雖然加工電規準較低,但放電爆炸力仍有將電極絲向外推動的趨勢,因此理論上的二次、三次偏移量與實際偏移量是有所不同的,必須合理電規準并正確選擇理論偏移量,這樣多次加工才能實現其效果。偏移量的選擇:實驗發現與慢走絲的多次切割相同,多次切割的偏移量與工件材料、工件厚度、電極絲張力、電參數、線架跨距等因素有關,切割硬質合金較切淬火G12鋼偏移量要小,隨著脈沖能量的增加,偏移量有增大趨勢,隨著工件厚度的增加,偏移量有下降趨勢,隨著電極絲張力增大,偏移量有減小趨勢,隨著線架跨距增大,偏移量有增大的趨勢,一般偏移量為幾十μm;電參數的選擇:多次切割中要求**次切割以高速切割,但是還是要與具體加工的模具要求來定**次加工的切割速度,為了保證多次切割件精度的可行性,必須適當控制脈沖參數,一般**次加工電流控制在3A左右,脈寬40μs左右,隨著加工次數的上升電參數逐步減小從幾十微秒到1~2個微秒,電極絲張力的選擇,在**次切割中,由于采用大電流切割,電極的發熱較嚴重,故采用較低的張力,在多次切割中,雖然電參數的能量選擇較小,但在半敞開環境中工作,電極絲比較容易受外界擾動,因此,為了提高電極絲抗外界擾動能力,需提高電極的張力,這樣同時也能降低電極絲的滯后量。
2.切縫中多次切割:
本人曾做過試驗,新配量10%濃度快走絲的乳化液的電阻率只有700Ωcm左右,實測的放電間隙的寬度卻是用低電阻率乳化液快走絲比用高電阻率去離子水慢走絲要小得多,并且放電間隙值也基本不易隨加工條件而變化,原因是由于乳化液中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使電極絲周圍優先形成有乳化劑及機油構成的油膜,當附有油膜的電極絲與切縫彈性碰撞時,油膜通常不會撞破而發生放電,只有當附有油膜的電極絲與在切割方向上工件材料接觸,摩擦并蹭破油膜或把油膜擠得很薄時才容易發生火花放電,進行電蝕加工,正因如此,所以切縫對電極絲有一定的消振作用,可以實現切縫中多次的切割。對多次切割,無論是凸模還是凹模都得先根據工件形狀選定一面作為暫不加工的支撐段及適當的起切割點,然后編制兩條正反程序,并設定合適的偏移量進行縫中多次切割。上述多次切割完成后先增設輔助工具將工件原位固定(或采用粘結),再用同樣的多次切割對預留段進行切割,這樣整個工件就可獲得多次切割的精度效果。
五.結語。
在具有較高重復定位精度的快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上,經過一定的技術攻關,采用合適的加工工藝,多次切割是完全可行的,特別是在快走絲線切割機床的制造成本是慢走絲線切割機床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快走絲加工的模具成本又是慢走絲模具加工成本的幾十分之一的情況下,提高快走絲線切割加工工藝指標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