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品發生變形的情況下,可采取以下措施減少變形的影響: (1)重定位必須采用基準線整合,由于產品的變形,兩次定位下的基準線無法完全重合。但是,對于一個范圍很小的區域,我們可以近似地認為沒有變形,因此可利用該范圍內的基準線對其附近的測量數據進行整合。因此,我們可以將整個產品分割為若干小區域,分別進行整合即可 (2)可將產品分割為若干小區域,對每一個區域的數據根據產品整體變形的情況進行位置調整,使整體變形得到修正。這一方**使各個區域在銜接處發生錯位,區域分割越細,錯位越小。 數據分類與分割 測量數據按屬性可分為:基準點、輪廓線、掃描線、邊界線、平面、結構等。測量數據應按測量屬性、測量區域分割為不同的數據文件。分割基本原則為: (1)不同屬性的測量數據應分為不同的文件。 (2)需要單獨處理的數據(如用于對稱基準重建的邊界線、用于重定位整合的基準點或線等等)應單獨存放在文件中。 (3)重要的數據應單獨存放。 (4)容易混淆的測量數據(如兩條相近的線)應分開存放。 數據文件命名 標準的測量文件命名由五個部分組成,總共不允許超過8個字符。
零件號用于在裝配體中區分不同的零件。 定位序號表示該文件所包含的測量數據是在第幾次定位下的測量結果。 測量屬性符標明了測量數據的屬性,其中字母B表示定位基準,L表示輪廓線,M表示掃描線,E表示邊界線,P表示平面,O表示結構線。 一般情況下,文件序號用于區分對同一零件、在同一次定位下、具有相同測量屬性的不同區域的測量數據。顯然,在不同的定位下,即使相同的測量屬性和相同的文件序號也往往意味著不同的測量區域。例如,3-2m1和3-3m1分別表示在第2次定位下對一個區域的掃描數據和在第3次定位下對另一個區域的掃描數據。 然而,當測量屬性為基準點時,文件序號有特殊的意義。它代表的是基準點的組號,在測量文件名中,定位序號不同而基準點組號相同意味著對產品上的同一組基準點在不同定位下的測量結果(詳細說明可參閱數據處理中有關“重定位”的敘述),例如3-2b1和3-3b1分別表示在第2、3次定位下測得的零件3上的第1組基準點,即在兩次定位下對同一組基準點的測量結果。 對基準點測量文件的命名直接關系到重定位整合的正確性,應在完全理解重定位整合原理的基礎上掌握命名方法,防止出錯。